开云贴吧
中国SaaS旧十年和新十年

发布于:2024-05-23 18:29:51  来源:开云贴吧  点击量:14次

  这是我唯一一次擅自加时的直播对话。其实很早之前就想好好聊聊SaaS的话题,但是一方面不想聊得太哀怨,另一方面也苦于没有合适的对象。 这次我们请来了互关已久的嘉宾---常垒资本的彭羿人。我是常垒公众号的读者,很佩服他们笔耕不辍,在公众号沉淀了很多深度的思考。常垒资本自成立以来,在科技、制造业,2B(包括SaaS)赛道有不少实际的投资案例。 下面是我为这次谈话,专门写的回顾,谢谢我的合伙人欣华帮忙做的梳理,很长、很硬、很主观。‍

  这是一个对SaaS创业者的灵魂拷问,回顾这十年,有多少人还在坚持SaaS?有多少人向市场妥协?有多少人早已换了方向?其实别说创业者,大部分投资人投SaaS也没赚到钱,上一波冒出头的SaaS企业,包括独角兽,大多都没能笑到最后。

  回看十多年前的SaaS,主要是照搬美国模式。今天我们当然说得义正言辞,其实在当时的视角,copy to china是最经济的做法,很多美元基金也推崇SaaS企业做轻、标准化、可复制。这些主流的思潮深深地影响了一大批创业者,包括我。但任何思潮,终究要有一个本土化和辩证的过程。这次和羿人聊完,我总结了3点:

  刚才说了,过去我们的SaaS主要是复制美国模式,但中美SaaS客户却截然相反。在美国,小企业和私企占据了整个产业的90%以上,而中国市场的情况是相反的,从需求端和资产端来看,国企央企占据了百分之70%~80%。

  很多SaaS企业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尤其是面对大规模的公司时,受到当时思潮和投资人的影响,按照SaaS只提供标准产品,但实际面对大客户时,SaaS创业公司往往遇到的是非标的需求和甲方的霸道,最终,不管你选择做定制、还是坚持做标品,结局是都赚不到钱,万一有活下来的,不是输给竞争对手,也是败给了企业自建。

  很多SaaS企业其实没找到PMF,只是摸到了客户的痒点。解决的问题呢,更多是去取代Excel、取代“表哥表妹”,并没有真正解决客户的需求。要知道,大多数客户的需求并不一定是SaaS!很多客户的问题并不是一定要软件来解决,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服务、也可以是咨询。

  而销售上呢,SaaS创业公司又打不过集成商,集成商为什么获胜?因为大客户需要的是六边形战士,懂业务懂组织,会公关会实施,而不是只有技术。哪怕像AI 4小龙,也是以机器视觉为卖点,最后拼的还是做大客户的能力,所以集成商的BD能力,对初创的SaaS企业,那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坦白说,如果你在中国做SaaS,其实就是在义务教育市场。不仅要教育老板,什么是数字化、数字化有啥好处,还要去教育客户的部门主管,最后发现客户连表格都没用清楚,最后又要回去帮他做传统的信息化、数字化等最基础的工作,帮他搭建系统、培训员工、清洗数据等等。

  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点,大量中国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既没有经历过信息化、也没有成熟的职业经理人体系,除非中国的劳动力贵到像美国一样,否则大部分企业去改变的意愿是非常弱的。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过去十年都是什么企业活了下来呢?中国的SaaS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虽然说到SaaS难免有一堆吐槽,中国如何、美国如何,其实我们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但凡能活下来的,都是牛人。在中国,客户在哪钱就在哪,你伺候好他们,能活下来,你就是牛人;同样在美国,能够符合市场需求、产品能做到PLG、能裂变、能活下来,你也非常牛。这次羿人也特别分享了一个他们投资的案例,一个非常“中国式”的SaaS,我觉得特别值得大家细品。

  这家公司叫寓小二。做的是出租房管理系统,主要是解决每个月收房租时,房东不需要带一大串钥匙挨户去收租,而租客也可以直接在系统上完成所有支付流程。当时他们的产品每年持续有两三千万的收入,很稳定,整体财务情况也很好。

  后来,他们基于这个痛点,又开发了另一条软硬件结合的产品线---智能水表和智能电表,去解决房租、水电费缴交的问题,这就等于在SaaS之外,做了硬件和支付的服务了,收入从软件,转向硬件费用和流水抽点。所以他们沿着收租这个需求,一路做了全链条数字化,又做了智能锁、装修等,从一个收入两三千万的SaaS公司,到现在变成一个收入破亿的数字化公寓服务公司。

  寓小二这个案例其实很具有中国特色,即软件在整个业务里面,承担的是全链条数字化的作用,即从靠出租房管理软件赚钱(软件收入),转型到做全链条的数字化,靠做软硬件整合,靠智能水电表赚钱(服务收入)。其实相比美国的行业完善程度,在中国,还有大量的行业有这样全链条数字化赚钱的机会。

  重和轻是相对的,保持独立思考至关重要,不要盲目跟随美国SaaS的思潮,上一波SaaS其实集成商赚了很多钱,反而那些SaaS的公司都活的不怎么样。用美国投资人的思维方法要求在中国做轻业务,其实是很难的。

  相比于美国的管理完善和高人工,软件只需要提效一点就能值回票价,中国有大量的机会还轮不到软件上场,与其卖软件,还不如把产品包装成一个服务,客户更容易接受为人工的服务买单,而毛利说不定比软件还高。

  既然SaaS走不通,那么我走AI行吗?实际上,回归到toB的本质,谁能拿捏客户、谁懂需求、谁有数据,才是未来决定一个SaaS公司能走多远的核心,而不是谁先用了AI。

  当然,AI对于新的入局者有弯道超车的优势,因为在产品、需求上,都可以做AI化的重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AI时代弯道超车的机会:

  AI时代做软件,其实要比之前找更小更具体的需求。我们正真看到最近赚钱的产品,AI含量可能只有10%或20%,比如AI PPT,AI就是帮你理解意图、生成文本大纲。文本匹配到每一页PPT要怎么做,还是依赖传统的素材库而不是AIGC,这样使用AI成本会非常低,商业化也非常快,而类似这样的需求,面对的并不是传统用PPT的客户,而是那些不太用PPT的客户,比如家长帮孩子做PPT。

  你不能只懂得技术,也不能只懂得客户和BD,对于这一波想靠AI弯道超车的创业者,我认为必须是懂行业、懂技术、懂市场的。以前SaaS公司拿了钱,无非是投销售,或者投技术。现在技术的成本通过AI大幅度的降低了,你找到一个需求,做出来的时间更快了(当然对手抄你也更快了),这就逼得你必须第一天想好怎么推广,怎么裂变,怎么投流,怎么算ROI。

  海外是很适合通过小而精准的需求点切入市场,如我们最近看到的,自动生成网页图标等,这类长尾需求很容易通过SEO实现0-1的起步。还有一点是定价优势,国外对于SaaS产品是天然具备付费习惯的,加上购买力因素,很多产品在中国定价99块钱,付费率1%,但是换成定价99元美金,付费率竟然是10%以上。这就是社会基础设施的力量!光这一点,就很值得好好探讨怎么做出海。

  在AI时代,其实很多SaaS产品都正在被重做。那么SaaS企业,怎么样保持我们长久的壁垒和竞争优势呢?

  客户的需求并没改变,高质量的数据依然稀缺。上个时代,大量新入局SaaS的公司,败给了BD能力更强的集成商。而AI时代,谁能拿捏客户、谁懂需求、谁有数据,依然会是壁垒。因此,我很同意羿人的看法:“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我希望看到一个企业不单单是通过AI实现了什么。我们更关注的是你有哪些客户和资源,以及你希望能够通过AI产品实现哪些功能”。

  像特斯拉FSDV12,其实就是对之前很多规则代码进行了重做,通过大模型训练重新实现了无人驾驶的功能。本质上是用大模型重做了无人驾驶,未来很多SaaS产品一样会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靠代码堆起来的一条条规则不适用了,比如在数字营销领域就特别明显。欣华说:“如果是一个金融理财产品(或者和钱相关的产品),那我是抗拒这样的黑盒产品的”。其实我有不同的观点,要看你的黑盒是给客户用,还是自己用。

  如果这个黑盒,是你自己用来训练服务能力、优化规则、提升监控预警能力等,那这个黑盒越强大,你的SaaS产品壁垒越高,因为过去你的对手,能把你产品原型图扒下来,对着workflow、对着规则直接抄,未来产品、Knowhow都黑盒化了,其实是一种新的壁垒,而且这个壁垒是无法逾越的,我们要有这种想象力!

  感谢这次直播对谈,让我系统回顾了参与SaaS创业的这十年。十年之前,我信奉SaaS,十年之后,我更从容地和投资人、工程师一起展谈AI,展望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马斯克发帖表示遗憾:中国希望特斯拉成功,美国却在攻击它,人们宁愿看到比亚迪获胜【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之间的竞争分析】

  以色列袭击加沙中部一难民营致20人死亡 ;以色列民众大规模抗议要求政府停火止战;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甘茨:若政府不制定战后方案,将退出联合政府

  AIGC生产端侧下沉 华硕无畏新品开启Windows11 AI PC新纪元

  618 下单性价比爆棚,技嘉 B760M AORUS ELITE AX-P 雕妹主板来袭

  三星19年蝉联全球电视销冠:销售额占比为29.3%、销量占比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