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公告
2019年新工科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研讨会召开

发布于:2023-12-05 03:42:38  来源:媒体公告  点击量:14次

  本站讯(通讯员 秦旭达,摄影 田颖)2019年新工科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研讨会于7月19-21日在天津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议由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主办,津市数控系统技术工程中心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承办。研讨会旨在响应教育部“新工科”发展,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快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高品质人才培养发展、加快创新成果研发,引导高等学校瞄准世界科学技术前沿,提高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领域科学技术创新、专业建设以及课程设置水平,建立完善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工程专业培养体系。本次研讨会也是我院积极践行新工科“天大行动”方案的重点工作之一。

  此次研讨会受到了全国各地院校的广泛关注,共有130多名来自44所已建设或即将建设智能制造学科的院校的校领导及骨干教授出席,共同交流探讨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发展的需求,聚焦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发展趋势,讨论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课程设置方案以及教材建设方案,从根源上解决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紧缺的问题。

  会议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孙涛主持。首先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天友致欢迎辞,对44所参会院校,130多名院校领导及骨干教师的到来表示欢迎。王天友介绍,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地推进新工科建设,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表示,新工科建设将实施“十百万”计划;2019年4月25日,天津大学作为新工科的“领头雁”,在全国率先发布“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方案”(简称“天大方案”),为该方案重构了工程人才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培养机制。此次研讨会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落实该方案。共同探索学科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体系,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

  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曹树谦在会议上作了关于“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方案及机械新工科建设”的发言,他提出要建设开放式多学科培养平台,实施特色运行模式,深化队员协同育人,融合新文理教育与多学科交叉的工程教育,培养从工程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全范围的工程科学技术创新人才。

  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社长胡方明从一位科技出版社社长的方面出发,讲解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工程专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智能制造人才的紧缺性以及教育的急切性,智能制造慢慢的变成了全球经济增长的新热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决定了我们能否成为全世界工业的领跑者。他指出,需要开发一套合理的具有学科融合和特色化的专业性教材。

  机械工程学院院务助理王磊提出在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他聚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问题,就如何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组织师资体系、搭建创新实践支持环境问题以及怎么来实现新专业与现有专业(多专业、多学科)融合共进发展等方面做了分享。

  机械工程学院王太勇教授围绕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虚实结合方面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分享。他认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建设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目的是培养面向智能制造及可持续发展需要,获得良好工程训练,可以胜任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系统分析、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专业精英和社会栋梁。王太勇还分享了虚实结合的教学实践经验。

  研讨会的最后环节,参会嘉宾共同讨论了智能制造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有关问题,初步拟定了教材体系清单目录,推进了课程设置、教材撰写和教材体系标准的建立。

  本次研讨会目标明确、内容丰富,为参会院校提高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领域科学技术创新、专业建设以及课程设置水平,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培养体系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极大地激发了教师队伍对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也为智能制造工程学科的建设提供了诸多建议。参会教师都表示受益匪浅。经过此次研讨会,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化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建设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实践教学创新平台,智能制造专业建设以及新工科智能制造人才教育培训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报雄安10月30日电 近日,雄安新区举办“百所高校雄安行”,为招揽更多人才参与新...

  天津大学仿生视觉团队自主研发“高性能感算一体仿生视觉智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

  天大仿生视觉团队自主研发“高性能感算一体仿生视觉智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