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3-30 13:46:46 来源:工业自动化 点击量:14次
首先,我们从全局的角度理解信息架构。 业务架构 → 产品架构 → 信息架构,这本身是存在递进逻辑的。
是包含产品目标和客户的真实需求的核心,也是产品运作的核心;而业务逻辑,是连接 业务架构与产品架构的桥梁。
没想到吧,信息架构的分析方式还能用在这里,下面做个简单的介绍。 1)产品概括与背景介绍 一句话概括,我负责的产品是将线下巡检线上化。 简单说,就是 PC 端录入检查标准,指派给 A 角色执行任务,他的 App 上会 收到这条任务。然后 A 角色到门店里照着任务检查,完成后提交。 这样的一个过程,假如发现门店存在问题,比如卫生消毒做的不好,会扣分并填写反馈 说明或上传图片。 2)问题 目前我们 App 没有限制对检查项在判定违规时,要求 A 角色必填说明和上传 图片。而客户反馈说,会有部分人忘记填写,但这个从业务上来说是必填,希望 我们能解决这一个问题。 3)解决方案 必填这件事首先是合理的,其次是到底要必填什么? 拆分一下可以分 3 种:
一提到信息架构,相信我们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脑图,比如 Xmind、幕布等。 过去,我在学习产品经理必备的工具时,看见其他人分析产品,是用脑图将所有信 息穷举出来。所以我也一度认为,信息架构就是用脑图穷举信息。 在工作中实践的多了,我才发现了自己是将「思维方法」和「实现手段」搞反了。 简单说,我是要梳理信息,才要借助脑图帮我梳理思路;而不是用脑图梳理后的 结果,才是信息架构。 切入理解的点不同,也会直接影响你后续行为方式。下面,我会结合自己的经验, 谈谈我对信息架构的理解。
细化到每个小功能点以及信息,展现在用户面前。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产品架 构和信息架构差不多,为了区分我举个小例子:
先看左侧微博的视频和动图自动播放,属于功能,并且处于产品架构。而下面的 3 个选项,对应的是信息架构的小功能点,能够理解为信息。 到这里,可能细心的你会发现,为什么微博会有 3 个选项,而微信只有两个?
3. 文字和图片都必填。 别小看了这个细节,毕竟一个任务里面多的有 50 个检查项,必填行为是会给 实际操作者增加不小负担的。
产品既要考虑到管理者诉求,也要考虑执行者的压力。对此,我需要查询了解大 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就需要拉取过往数据。
继续刚才的故事,那位同学的英语成绩真的就没用了吗? 不是的,他只是心态上不行,说得少、接触得少心里发慌而已。相比于我们,他 的词汇量很棒、听力也不错,所以只需要克服张口说。 同时,他刚开始沟通时会拘泥于语法,但其实外国人有时候说话,也只是表达意 思就可。拿发短信来说,你打个 You are,而实际上对方会打个 u r。 当他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沟通的多了,反倒是先跟外国人打成一片的那个。 后来他回来“报复”我们说:“英语学得好,还是有用的吧?”
说起来,英语和产品有一点很类似,都是实打实的落地学科。 英语,你要能真的做到沟通,最起码听得懂,回得了;实在碰到不懂的词,上手 比划都可以。别笑,外国人学中文可比我们好玩的多得多。 回到产品,你要能真的做好分析、设计、对接、上线。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和准则, 并能实打实做得好,而不是纸上谈兵。 真的,很多人可能只会说,真到自己手里做得比谁都差。
当业务、产品相对简单的时候,产品架构和信息架构可以是混在一起的。 比如我负责的 App,最近在做功能架构的调整,以及业务流程闭环的设计,思 考时就用到了信息架构。
在分析时,我就会自上而下的做分析,为的就是将逻辑梳理清楚。这其中最重要 的部分,是功能整理、业务逻辑和操作路径。
边梳理边思考、边思考边整理问题,一点点察觉缺陷,做到逻辑不遗漏。当然, 如果有过往的产品文档可以帮我们省下不少时间。
很多人包括我,肯定都有学过各种课程,教给我们要分开梳理,逻辑才清晰。我 只想说,不要拘泥于形式,混用产品架构和信息架构,能够帮你更好的厘清思路, 做出判断。
对比后发现,微信其实是对“仅 WiFi ”做了简化,也就是微信在 WiFi 下是 默认自动播放的。因此,就只剩下 4G 播放和关闭两个选项。 而既然是两个选项,组件用开关表示即可。说句题外话,我们手上 App 每个功 能的背后,背后都有一定逻辑。 都可以从「目标用户」和「使用场景」两个维度做大致的分析,并在自己设计功 能时参考这些理念。而这,离不开我们对信息架构的理解与运用。
当然,这过程中肯定少不了调整,但只要思路和方向时对的,就不存在大问题。 在信息架构这件事上,我自己也有了不少思考,也跟你分享一下。
读书时我有个ຫໍສະໝຸດ Baidu友,英语学得特别好,听力、阅读理解、小作文样样拿得出手。 不过从来就没注重对话能力,毕竟考试也不考这个。等出了国,碰到了外国人, 交流时慌得不行,沟通几句就没然后了。 我们当时笑他,考那么高分有什么用?
总得来说,信息架构是让我们梳理思路的手段,但在做的时候要注意: 1. 有全局意识,要有从业务 → 功能 → 信息的意识,而不是闭着眼去做; 2. 不拘泥与模仿与理论,方法是服务处理问题而存在的; 3. 理论结合实践才是最好的方式,但要更侧重实践。
上一篇:信息架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