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最新解读!2024年广东工业大学826管理学考情分析

发布于:2024-11-23 06:07:12  来源:智能制造  点击量:14次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坐落于广州市天河区龙眼洞森林公园自然景区,是广工大龙洞校区的核心学院,管理学科已发展成为全校五大龙头学科之一,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在省内乃至华南地区具备极其重大影响力。

  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工业公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管理学院有着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目前在职员工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48人,教授25人,副教授5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1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80人;师资中含特聘教授1人,珠江学者2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3人,省千百十1人、省优秀青年教师6人,校百人计划3人,校青年百人计划26人,校优秀党员示范岗5人,校师德标兵1人。学院近三年先后从海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优秀青年教师10多人。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2000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设立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同年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3年设置“工业公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该学科也是我校整体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建设大学后重点发展的学科。经过多年建设,该学科已形成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教育体系,有教授12人、副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4人,博士学位比例达到84%。该学科建设有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工业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广东省大数据研究院等省级科研平台,以及生产运作、商务智能、决策科学等多个学科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多项、省部级课题80多项。

  目前,该一级学科博士点已形成了四个主要学科研究方向:决策理论与方法、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科建设着眼于国内经济新常态,立足于广东省“世界工厂”地位与转型升级要求,融合广东省智能装备制造等重大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重点突破公司制作系统优化、商务智能决策、金融服务与创新等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推动“互联网+工业”发展,提升广东省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打造“技术、政策、管理”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与建设思路,力争将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学科。

  本研究方向运用数学、统计与计算机学科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融合行为科学思想,解决微观与宏观管理决策过程中的系统建模、分析及其优化问题,探索系统科学优化与科学决策的理论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本研究方向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工具,分析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解决金融领域的科学问题,包括金融系统的建模与仿真,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与设计,计算金融与金融理财产品定价,金融投资风险与金融监管。

  本研究方向融合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研究并解决信息系统规划、分析,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以及电子商务组织、运营管理与数据分析等问题。

  本研究方向运用数学、运筹学、经济学、行为科学与计算机等领域的理论知识、方法与工具,研究物流及供应链系统的规划、设计及管理,解决企业物流及供应链实际运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本硕士点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管理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研究工作上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系统深入的管理知识,并能正确地运用管理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能够独立开展业务工作、教学工作和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具有继续学习、提高的基础和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正确地撰写论文。

  运用案例与实证研究方法,分析社会经济转型和全球价值链整合背景下的企业/组织战略决策、行为与绩效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等科学与实践问题。

  采用行为科学研究工具与方法研究企业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管理,尤其关注西方组织行为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与应用,探索家族企业组织行为、和谐劳动关系、员工心理所有权以及企业文化等理论与管理问题。

  采用实证、实验和案例等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探索企业营销管理理论与方法,着重关注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企业精准经营销售的策略、消费者行为、品牌管理、渠道管理、服务营销管理等。

  以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创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分析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与一般规律,包括企业家精神、公司创业行为、商业模式创新、创业机会与风险管理、企业成长管理与收益管理等。

  采用定性定量综合研究方法,探索企业财务战略、会计行为、财务风险、投资决策、公司治理等专业领域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应用。

  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符合常理、专业素质较高、管理及开拓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较强,能适应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的高级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具有坚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外国文献,具备比较好的外语沟通能力;能灵活运用本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分析与解决管理实践问题;具有较强的开拓和创新意识与能力,具有继续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毕业后胜任本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管理及其有关技术工作。

  本硕士点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能熟练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对所属领域的科学问题具有准确判断、科学分析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从事科研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素质;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专门人才。

  土地资源管理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包含土地经济、土地制度、土地规划与整理、土地信息技术、房地产评估与策划、房地产开发经营以及国内外土地与房地产管理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硕士点于2005年获得授予权,隶属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土地经济、土地规划、房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等研究方向。

  土地资源管理是介于管理学科与工程技术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该学科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且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具有知识结构符合常理、专业素质好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系统掌握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及本学科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并能应用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熟练掌握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综合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的基本技能;拥有非常良好的外语基础并能运用该外语进行学术研究与交流;毕业后能胜任本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管理及其有关技术工作。

  以公共文化为核心,拓展到公共文化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地产管理等领域,全面探讨公共文化管理领域的新趋势、新问题和新理论,开展文化艺术、文化传播、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和文化地产研究,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和文化地产发展提供策划组织、决策咨询和项目管理服务。

  培养目标与工作规划方向:本硕士点的目标是培养是具有扎实的公共文化管理理论基础,熟悉公共事业单位以及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动漫网游、文化贸易等文化产业企业和事业单位状况和有关政策、法规,掌握现代公共文化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跨学科学术型复合式人才。毕业后,可以胜任政府有关文化管理部门工作,可以胜任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旅游、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事业等文化产业企业的综合管理工作。

  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人才教育培训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1995年至2000年设立社会科学系,承担全校公共政治理论课。2000年至2008年,单独设立为社会科学部。2008年11月,社会科学部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简称“思政部”)。2015年4月,根据学校文件《关于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通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政法学院实行一套人马、两个机构并行运作。2017年11月,马克思主义学院独立设置为学校二级机构。2018年4月,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总支部委员会成立。2018年5月,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独立运作。2020年3月,设置“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与政务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院内设5个教研室: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军事理论教研室)。拥有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教育培训研究重点基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所、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战略与价值协同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学院还与三大会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建基地”、与学校图书馆共建马克思主义经典研读空间。

  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一支教学和研究实力丰沛雄厚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省级“我最喜爱的思政课教师”1人;校级“我最喜爱的思政课教师”4人。多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科研经费逐年增长,出版和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和论文,多次获得广东省政府优秀学术成果、优秀成果等奖励和荣誉。

  学院秉承“在马言马,信马传马”的院训精神,正在为建成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人才教育培训和理论宣传重要阵地而奋斗!

  政法学院坐落于华南植物园旁、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学院溯源于1995年成立的社会科学系,依托学校强势工科背景,突出法、管、理、工、艺有机融合和适应面广、应用性强的专业特色。自建院以来,坚持“学以致用、创新为魂”的育人精神,培育了数千名富有法治思维、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学院下设法律系、社会工作系、公共管理系,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含辅修)和各类研究生近800人,教职工48人。

  学院着力推动学科建设上水平。现有法学、社会工作2个本科招生专业,行政管理、社区服务管理2个学术型硕士点和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MSW)。建有“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基地”等多个省级以上人才教育培训平台。设有广州数据法治研究中心(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工业大学粤台法律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工业法研究中心、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创新与知识产权法治研究中心、社会工作研究中心、老年研究中心、禁毒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机构。建有模拟法庭、法学综合实验室、案例研讨室、老年社会工作实验室、个案工作实验室、小组工作实验室、社区工作实验室等实验室。2018年,学院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托马斯大学法学院达成“3+1”联合培养LL.M硕士合作项目,与台湾亚洲大学、香港协青社、新加坡德教太和观等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每年不定期组织学生出境访学交流。

  学院着力完善聚才与用才相结合的人才机制,打造一支具有比较强教学能力和较高学术水平、结构符合常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9人,硕士生导师23人,校外指导老师5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近70%。聘请了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石丹理教授、台湾中华法律风险管理学会理事长施茂林教授等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和业界精英作为客座教授,为学院人才教育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近5年,教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立项数达27项;在《中国法学》等权威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其中5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有5名教师被聘为各类省级机构咨询专家;教师创办的社会服务机构效益显著,受到政府和业界好评。

  学院着力塑造人才教育培训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直在优化立德树人体系和环境,全方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2017年,法学专业学生参加司法考试通过率全国排名第14位,2019年,法学专业学生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为63.64%,名列全省前茅;社工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达到25%,居全校领先水平。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深受社会认可,“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创业者”蔡延青、“中国最美社工”周小燕等一批优秀毕业生活跃在广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主战场。学院学风优良,创新氛围浓厚,模拟法庭竞赛、社工案例分析大赛、政法讲坛、模拟听证会、“粤台优秀青年学生修学行”“粤港青年公益行”等品牌活动,为学生开阔视野、增强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学生荣获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等多项省级奖项。学院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2020年我院法学本科专业获批为广东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宪法学》课程被认定为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广州数据法治研究中心”成功获批为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尤其是大湾区打造教育与人才高地、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合作等重大部署,为学院办学带来难得的外部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政法学院正乘风扬帆、砥砺前行,努力构建一流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一流的学术创新体系、一流的社会服务体系,打造富有特色的高水平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为学院新设的研究机构,主要职责是: 开展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研究,培育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研究团队,并为党政机关和公司可以提供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

  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探索行政管理法治化、现代化和本土化问题,聚焦法治行政、城市治理和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突显行政管理实践和研究的科学技术与治理现代化语境;立足中国问题、中国实践和中国社会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探索行政管理的前沿理论、法治途径和技术实现问题,着力研究行政管理思想与行政管理本土化和法治化问题,彰显新时代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开放性。

  主要研究领域:01行政管理法治化、02粤港澳大湾区法律制度协同与区际合作、03社区治理与社会政策、04城市治理现代化。

  2.奖学金体系涵盖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拔尖创新型人才奖学金、卓越应用型人才奖学金及单项奖学金等。

  (1)全国统一考试方式录取的一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为5000元/生·学年,推荐免试方式录取的一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为10000元/生·学年,原则上100%覆盖;二、三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行动态管理,一等奖学金10000元/生·学年,二等奖学金6000元/生·学年,三等奖学金2000元/生·学年,覆盖率一般达80%。

  (3)入选“研究生拔尖创新型人才教育培训计划”或“研究生卓越应用型人才教育培训计划”者,可按学校规定获得研究生拔尖创新型人才或卓越应用型人才奖学金。研究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另可申请国际合作交流专项资助。

  (4)单项奖学金在二、三年级研究生中评定,包含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研究生文体活动菁英奖学金和研究生社会实践菁英奖学金等。

  (2)联合培养基地补助和导师资助金将按照参与基地项目及导师课题的成效进行确定,包括生活补助与科研奖励等。

  (3)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可通过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及担任研究生“三助一辅”(助教、助研、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岗位等方式获得资助完成学业。

  1. 周三多主编.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管理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出题内容与大纲出入不大,基本是沿着所给的大纲出题,题目比较常规,较少难题怪题。

  2.出题常常会出现原题,有两年真题的计算题、论述题和简答题完全一致,因此往年真题是很好的参考对象。

  面试地点:广东工业大学龙洞校区实验楼C1(法学院),考生须提前15分钟在面试考场签到,面试具体安排于3月30日早上公布。

  面试安排公布地点:广东工业大学龙洞校区实验楼C1-201法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外(法学院学生工作公告栏)。

  考核内容:重点考察考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考核方式:考生抽取专业相关知识题目现场作答。

  考核内容:重点考察考生使用外语做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核方式 :现场交流、提问。

  考核内容: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前沿动态和新兴问题的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心理健康及其他综合素养等情况的全面考察。考核方式:现场提问、交流。

  考生实行差额复试,凡复试成绩合格(不低于60分)的考生,按复试成绩占50%的权重得出招生考试总成绩,并按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总成绩 =初试成绩÷(初试满分/100)×(1-复试成绩权重)+复试成绩×复试成绩权重

  将根据录取名额,按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首先从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的复试及格考生中录取,其次再从专业非第一志愿报考的复试及格考生中调剂录取。总成绩并列且正好处于专业录取名额边缘的考生,按照录取名额录取初试成绩较高的考生。拟录取考生须按照学校要求签订相关协议。

  包括考生自我介绍、面试作答与考生材料研判。考生须在面试时作不超过6分钟的自我介绍,考生可自备PPT展示,其中英语口语展示不少于2分钟。面试作答的考核内容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和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综合材料研判是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等补充材料(须在资格审核检查时一并提交),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心理健康及其他综合素养等情况的全面考查。

  笔试考试,考试内容有公共管理综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考试时间:4月2日(周日)14:00-16:00

  凡复试成绩合格(不低于60分)的考生,按复试成绩占50%的权重得出招生考试总成绩,按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对复试成绩合格(不低于60分)的考生,各专业按总成绩从高到低分别排序,首先按顺序录取第一志愿考生,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再按顺序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总成绩并列且正好处于专业录取名额边缘的考生,按照录取名额录取初试成绩较高的考生。

  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学院不得将不予录取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列入拟录取名单公示或上报。

  注:考生凭身份证和准考证(缺一不可)进入校园,具体安排以复试当天公布为准。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