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26 15:32:47 来源:工业自动化 点击量:14次
战略管理是将企业内部资源优势与外部竞争条件相优化运用的形成过程。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运用科学方法使企业在正确的方向上发展,扬长避短,克服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冲击,使企业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战略管理是企业保持长远发展、做大做强的重要保障。
什么是战略管理?在管理学中战略管理理论是怎么样发展的?战略管理包括哪些要素?本文梳理了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着重分析战略管理的内涵。
战略原本是军事用语,战略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孙子兵法》中。《孙子兵法》的首篇《计篇》仅300余字,却透视着战略的运筹帷幄,反映了我国古代军事家的智慧。在英语中,“战略”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strategia”,意为“权利”,也有“军事”“指挥”的意思。
由于商业竞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目前,学术界对公司战略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1976年美国企业家兼学者安索夫第一次提出了战略管理概念: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工作。美国学者斯坦纳则认为战略管理是确立企业使命,根据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设定企业组织目标,保证企业组织目标的落实并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大卫·欧文提出成功战略的三个特点:价值使命、远见卓识、深谋远虑。公司定位理论研究者杰克·特劳特认为,“定位是战略的核心”,所谓战略就是生存之道,就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从而建立认知,追求简单,与众不同,选择焦点,打败对手。迈克尔·希特认为战略是相互协调的使命与行动,战略的目的是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获取超额利润。弗雷德·R.戴维指出战略管理包括战略的制定、执行与评价三个环节,战略管理为未来的经营活动创造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机会,使公司实现和保持竞争优势。
项保华明确了战略与战术的区别,认为战术关注的是短期的局部的运行效率,而战略则关注企业长期的整体的发展。周三多认为战略管理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的成长方向。
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时刻重视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使企业能长期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战略管理理论体系代表学者与主要思想如下表所示。
企业的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经过近五六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诸多战略管理的理论成果及不同的观点学派。根据周三多、邹统钎(2003)的研究,按照战略管理核心的不同可以将战略管理的理论体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安德鲁斯为核心的战略规划理论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确立到现在一直得到延承;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波特的竞争优势战略体系为核心,后来演变成为动态战略体系;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格兰特和蒙哥马利建立的资源基础理论战略体系。
安索夫提出战略管理的四个要素: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由这四种要素形成合力,形成企业经营的主线。并且在这条主线下,企业内外部人员对企业的经营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发挥企业优势。企业一同经营的主线可大致分为进攻型和防御型,其中进攻型是将企业新的项目应用于销售、技术等最重要的要素上;防御型则是不断补充短板,提供企业缺少的关键要素。同时,企业的协同作用是公司进行多元化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帮企业各项业务形成内在的凝聚力。战略管理构成要素,如下表所示。
(1)公司层战略决定着企业如何在市场上进行竞争,决定着企业未来长远的发展趋势。公司层战略一旦确立,公司将集中资源进行投入,保证目标的达成。公司层战略可进一步细分为一体化战略、加强型战略、多元化战略、并购战略、防御战略等。
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调用已有资源,充分的发挥在生产、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围绕着产业链上下游扩张实现规模效应,逐步的提升企业利润。一体化战略包括纵向一体化战略和横向一体化战略,即通过纵向发展扩大经营的深度和通过横向发展增加经营的广度两种模式。根据公司扩张的方向在产业链中的位置,纵向一体化战略又进一步分为向前一体化和向后一体化战略。
加强型战略并不急于在产业链或是市场上扩张,而是努力提高现有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企业将有限的资源与精力集中在某一单一的市场上,通过在细致划分领域里不断深耕,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地位。该战略的优点是投资风险小,由于专注于单一的领域,企业未来的发展对资源投入的要求相对较少。然而,由于企业将所有的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扩大。
多元化战略是企业为实现扩张而在现有产品和业务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与原有产品既非同种也不存在上下游关系的产品和业务。多元化战略分为相关多元化战略和不相关多元化战略。
并购战略是指企业本身不拓展新的业务或者开发新的市场,而是通过产权交易,获取在市场中已取得一定份额的企业的所有权。并购战略有多种形式,如强强合并能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产品品种类型,提高竞争力,实现垄断;强弱合并则强者可通过弱者的生产线、设备、人员和销售经营渠道,实现低成本扩张;弱者可以使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利用,摆脱困境。
防御战略是企业减少经营风险、保护竞争优势和盈利的有效手段。防御战略一方面能够减少经营风险和损失,另一方面能应对市场上的挑战者。防御战略具体有合资经营战略、投资转向战略、调整战略、放弃战略和清算战略等。
(2)业务层战略也称竞争战略,是围绕着公司参与市场之间的竞争制定的战略。一般业务层战略应具有明确的目标、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指导,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的特性。业务层战略可大致分为一般竞争战略和创新竞争战略。一般竞争战略主要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为代表。创新竞争战略是企业的竞争战略随企业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明显的变化产生的新发展,有全面质量管理、品牌战略、大规模定制战略、战略联盟等。
(3)职能层战略是企业为实现公司层战略和业务层战略而对各职能活动的方向、目标、政策和指导原则进行的系统谋划。其特点是期限相对较短,有着非常强的专业性、具体性,具有行动导向性;从属于公司层战略和业务层战略;需要各职能部门的中低层管理人员的广泛参与。各职能层战略的重要性跟着时间推移变化,具有动态性;职能层的战略以公司层战略的实现为目标,战略的制定应与企业整体战略相一致,具有协调性。职能层战略按具体的职能部门分可细分为市场营销战略、财务战略、生产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
回顾已有的研究,战略管理的发展经历了战略规划理论体系、动态战略体系和资源基础理论战略体系三个阶段。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是战略管理的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了企业经营与发展的主线。战略管理又分为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在不同的战略维度上,战略管理有不同的策略和管理重点。